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有限公司委托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对厦禾路与将军祠路交叉口西南侧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现将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项目概况
******学校项目(厦禾过渡校区新建工******************居住用地(R2)(正在调整过程中,无相关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学校项目(厦禾过渡校区新建工******学校项目(厦禾过渡校区新建工程)即厦禾路与将军祠路交叉口西南侧地块(新变更),调查单位采用了专业判断布点法(重点区域)结合分区布点法(非重点区域)的方式,在地块内共布设了19个土壤采样点和1个土壤对照点,地下水监测井共布设9个(含1个地下水对照点),监测井位置呈多边形分布。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土壤有锌、锰、铊、铅、钒、汞、砷、钴、石油烃(C10-C40)、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PCB126、多氯联苯总量等共17个指标超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超筛选值点位共10个;地下水监测指标中锰、铊、氨氮和碘化物共4个指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Ⅳ类标准。
为******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委托我院(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对该地块开展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委托书见附件),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成立了项目工作组,基于初调结果结合现场踏勘情况,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本地块开展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该地块详细调查工作于2024年6月完成,形成了《厦禾路与将军祠路交叉口西南侧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报告》。
详细调查中地块内共布设47个土壤点位(包括地块外1个土壤对照点),15口地下水监测井(其中9口为初步调查布设的地下水监测井,6口为详细调查新增的地下水监测井,在详细调查中地下水采样监测15口井)。调查结果表明:地块内有19个土壤点位有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的监测指标,指标为铅、锌、钒、锰、铊、钴、锑、石油烃(C10-C40)、苯并[a]芘,共计9个指标;9口地下水监测井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Ⅳ类标准,超标指标为 pH、氨氮、碘化物、锰、铊、锌。
综上,根据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结果,该地块土壤锌、锰、铊、铅、钒、汞、砷、锑、钴、石油烃(C10-C40)、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PCB126、多氯联苯总量共18项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下水氨氮、pH、铊、锰、锌、碘化物共6项指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类标准,需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我院根据相关规范,在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于2024年11月编制完成本地块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二、评估目的(1)根据国家风险评估导则等相关技术规定,评估地块土壤关注污染物对敏感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明确地块的人体健康风险是否可接受,确定基于健康风险的风险控制值;
(2)基于污染的分布特征,按照分区、分层的原则,估算超风险的污染土方量,确定其分布范围及拐点坐标;
(3)提出修复或后续管控的建议,为下一步地块开发利用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评估结果
(1)针对该地块土壤超过筛选值污染物锌、锰、铊、铅、钒、汞、砷、锑、钴、石油烃(C10-C40)、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PCB126、多氯联苯总量共17项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不包含铅、铅利用IEUBK模型计算),进行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场地风险评估将全部污染土概化为表层土壤,概化表层土壤厚度为0-8m,针对地块未来规划的受体人群,地块内土壤中砷、钴、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PCB126和多氯联苯总量的致癌风险分别为9.23E-05、4.08E-06、1.66E-05、1.32E-05、1.67E-06、1.89E-04、8.47E-06、1.10E-05、4.54E-04和1.28E-06,均大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6, 超过了人体可接受水平;锰、钒、锌、汞、砷、锑、铊、钴、石油烃(C10-C40)、苯并[a]芘和PCB126的非致癌风险分别为3.24、2.81、2.52、4.13、3.27、1.26、3.48、3.05、9.97、14.2和73.6,均大于可接受非致癌风险水平1,超过了人体可接受水平;地下水污染物对人体不产生健康风险,不需要进行修复,但氨氮、碘化物(地块红线边界附近有检出超GB/T14848-2017中Ⅳ类标准)有迁移出地块、影响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风险管控。
(2)铅利用IEUBK模型计算,针对地块浓度超过筛选值的土壤铅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0~7岁儿童血铅浓度高于10μg/dL的概率为68.124%,高于5%的可接受水平,因此地块土壤中铅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不可接受。
(3)通过对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筛选值及管制值比较,提出合理的修复目标。确定本场地土壤锌、锰、铊、铅、钒、汞、砷、锑、钴、石油烃(C10-C40)、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PCB126、多氯联苯总量共18项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14500mg/kg、3120mg/kg、3.16mg/kg、400mg/kg、165mg/kg、8 mg/kg、20mg/kg、20 mg/kg、20mg/kg、826mg/kg、5.5mg/kg、5.5mg/kg、55mg/kg、0.55mg/kg、5.5mg/kg、0.55mg/kg、4×10-5mg/kg、0.14mg/kg。
(4)根据调查结果和健康风险水平的评估结果,土壤调查点位的污染情况采用无污染点位连线法并结合地块边界人工修正,分层分区计算,确定本地块需修复土方量总计11854m3,包括0-1.0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2186m3;1.0-2.0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方量为3676m3;2.0-2.5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1221m3;2.5-3.0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556.5m3;3.0-3.5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507m3;3.5-4.0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702m3;4.0-4.5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886.5m3;4.5-5.0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241.5m3;5.0-5.5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580.5m3;5.5-6.0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376 m3;6.2-7.2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597m3;7.2-8.2m修复层土壤需要修复土方量为324m3。
综上所述,地块土壤中土壤锌、锰、铊、铅、钒、汞、砷、锑、钴、石油烃(C10-C40)、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PCB126、多氯联苯总量共18项风险不可接受。
四、委托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有限公司
五、调查单位及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